新闻作者:刘欣荣 责任编辑:张宇森
8月6日至8月7日为贵州段实习的第三阶段,实习点包括:花江大峡谷、罗甸大小井。
8月6日 花江大峡谷
8月6日上午,全体师生乘车前往花江大峡谷。花江大峡谷位于珠江流域上游北盘江花江段,总面积约51.62km2,其中喀斯特地貌占比约为88%。这里生态环境脆弱,是石漠化广泛分布的区域之一。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等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在该地区相继开展了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等专项工程。
下午,师生们首先来到贵州师范大学-关岭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这里,研究站实验人员首先向大家讲解了峡谷局部小气候以及干旱事件下植物自身适应性调节能力变化,以及喀斯特高原峡谷水热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接下来,研究站实验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喀斯特旱地农业观测试验场的相关情况。随后,实习队伍分别观察学习了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场和沟道侵蚀机理试验系统。在实验人员带领下,师生们来到了关岭站会议室,听取了贵州师范大学赵宇鸾教授关于《关岭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站建设情况》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赵教授讲述了关岭站建设历程野外观测点布局情况、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的二元性、喀斯特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
结束了对关岭站的参观后,师生们乘车来到关岭站顶坛生态水文观测场。驻站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喀斯特峡谷经果林高效节水农业生态系统观测场的相关情况。该观测场是通过对局地小气候和植被生理生态的监测,对比峡谷不同坡向(阴坡和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和局部小气候差异,探究驱动经济林植被生长的因素以及植被对干旱胁迫事件的响应机制,为经果林产量与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随后,在喀斯特峡谷关键带水文观测场中,驻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该观测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峡谷地貌与裂隙发育情况,剖析浅层剖面土壤水文过程,分析喀斯特山坡的水文连通性,研究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
结束了关岭站顶坛生态水文观测场的参观后,师生们来到了观沧海观景台。在这里,贵州师范大学的陈正山教授不仅向大家介绍了花江大峡谷的地质概况和演化历史,还向大家讲解了石漠化分布及主要治理模式,并介绍了石漠化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8月7日 罗甸大小井
8月7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罗甸大小井学习考察。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喀斯特研究院)经理周忠发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罗甸大小井的地质概况及演化历史。周教授介绍到,该地区岩层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变形强烈,多褶皱与断层,石灰岩分局区域广泛发育喀斯特岩溶地貌。在这里,有着贵州最大的两套地下河系统,即分别以摆郎河和巨木河为干流的大井和小井地下河系。由于大小井区域的地层由石灰岩变成了砂岩,地下暗河被迫改道向上溶蚀,在地下暗河和地表水的双向侵袭下,该区域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井”。井水在大小井地区初露并在清水处汇合,形成了集溶洞、天坑、奇山、秀水为一体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单元。随后,周教授还简单介绍了天坑的形成原因以及天眼选址的六个条件。最后,全国高校地理学实践教学联盟理事长郑祥民教授从地理学人才培养、野外实习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总结讲话。
至此,贵州段实习圆满结束。此段实习以“深耕岩溶山地,探秘多彩贵州”为主题,同学们先后学习到了湄潭凭借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蜕变、浙大西迁不畏艰苦的精神和家国情怀、茶工业博物馆中贵州的茶产业发展史和制茶工艺史、遵义会议会址中的红色精神、织金洞内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青岩古镇的民族风情、花江大峡谷的地质地貌和石漠化现状,罗甸大小井地下河系统与井的形成等内容。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体会到了人类的巨大力量,对于人地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